导 读
联创电子
联创电子2024年度实现入10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亿元,同比上升44.3%。实现境外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7%。
联创电子坚定推进“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产业”的战略,光学元件实现收入41.6亿元,光学产业营收同比增长34.21%,车载镜头及影像模组营收同比增幅达126.67%。其中,车载光学产品实现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20%,非车载光学产品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下降约3%。
联创电子作为国内外 ADAS 镜头主力供应商,产品成功导入比亚迪、蔚来、吉利等主流车企。合肥车载光学产业园已于2024年10月正式投产,设计年产能达0.5亿颗车载镜头和0.5亿颗车载影像模组;大力拓展车载显示屏和 HUD 业务,形成"感知+显示"完整解决方案。手机光学业务聚焦高端化转型,通过优化玻塑混合镜头、潜望式镜头及 OIS 防抖模组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巩固与华勤、龙旗等 ODM 厂商合作,并拓展中兴、联想、传音等品牌客户。此外,高清广角镜头及模组在运动相机、无人机、警用监控等专业领域持续扩大优势,客户覆盖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并通过技术延伸为新兴智能终端提供定制化光学支持。
同兴达
同兴达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5.59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251万元,同比下降32%。实现境外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9%。分产品看,摄像类产品实现收入28.2亿元,占总收入的29.5%,同比增长36%。液晶显示模组实现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6%。
同兴达子公司南昌精密是光学摄像头模组业务的载体,主流产品由目前 8M 至 104M 的手机类高像素产品逐步扩充到笔记本电脑、平板至工控、智能家居等更多领域;子公司南昌同兴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车载摄像头模组业务的载体,与Sony、博世、地平线、德赛西威、大疆车载、海康车载等国际知名厂商展开深度合作。
宇瞳光学
宇瞳光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43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495%。实现境外销售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43.6%。
分行业看,光学镜头制造业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73%。分产品看,安防类产品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3%,占总收入比为59%;智能家居类产品实现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5%,占总收入比为10%;车载类产品实现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52%,占总收入比为12%;机器视觉类产品实现收入3246万元,同比增长11%,占总收入比为1.2%;应用光学类产品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03%,占总收入比为3.9%;汽车部品实现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65%。
宇瞳光学深耕安防镜头市场,强化车载光学业务,车载镜头业务在玻璃非球面镜片工艺、良率、产能大幅提升,ADAS镜头业务取得进展,车载 HUD光学件取得较多客户定点;积极加大在医疗器械、红外热成像、摄影摄像等新兴应用领域产品的开发力度。
联合光电
联合光电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56万元,同比下降40%。境外收入为2.6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分产品看,主业产品实现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11%;创新产品实现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他产品实现收入4846万元。
联合光电的核心业务为安防监控,其中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镜头全球市占率连续8年稳居榜首,在8K超高清巡检系统领域斩获国家级新基建项目超 2.3 亿元订单。联合光电在激光投影领域实现营收增长约43%。全年AR/VR 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约41%。智能驾驶领域,汽车电子相关产品产能同比提升 100%,出货量同比提升超50%。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研制有智能消杀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以及智能物流机器人。
中光学
中光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85亿元,同比下降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降49%。分产品看,光学元组件实现收入6.7亿元,占总收入比38%,同比增长10%;投影机整机及配件实现收入4.3亿元,占比24%,同比下滑48%;光电防务与要地监控实现收入4.5亿元,占比25%,同比下滑10%。分地区看,国外业务实现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59%。
中光学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学元件和光学仪器分会理事长单位,以光学为基础,致力光机电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从光学元组件、部件向整机与系统集成服务延伸的完整产业链,持续打造新元件、新镜头、新整机、新系统“四新”产品,着力打造中光学“COSTAR”品牌。具有一批光电关键核心技术,并在产品研发、工艺技术、装备制造与规模化生产、品质保障能力及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凌云光
凌云光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3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42%,但业务结构持续向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34.7%,实现境外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11%。
分行业看,机器视觉实现收入16.21亿元,同比下降14%;光通信实现收入6.13亿元,同比下降19%。分产品看,视觉器件实现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15%;可配置视觉系统实现收入6.9亿元,同比持平;智能直觉装备实现收入7.75亿元,同比下降23%;光通信产品实现收入6.13亿元,同比下降19。
凌云光聚焦“AI+视觉”赋能多行业智能制造,年内成功研发出包括高速成像、高分辨成像、多光谱成像、3D 成像、立体成像在内的多元化成像解决方案,2024 年完成对全球机器视觉行业领军企业JAI 的收购,补充了棱镜分光技术、多光谱成像和线阵相机等关键成像技术。年内还通过投资的方式布局芯片和镜头,先后投资了以 CMOS 芯片、红外芯片及与工业镜头为主营业务的长光辰芯、丽恒和长步道,以 MEMS 和 SOC 芯片为主营的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进一步提升公司光学成像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苏大维格
苏大维格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5%;营业利润6890万元;利润总额-6214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7.06%。全年实现境外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7%。分产品看,微纳光学产品及设备实现收入15.88亿元,同比增长15.8%,占总营收比86%。
苏大维格已形成了公共安全和新型3D印材、消费电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反光材料四大事业群,在纳米波导光场镜片(AR/AR-HUD)、虚实融合透明显示、裸眼 3D 显示、光栅及光栅尺、无掩膜光刻等领域持续拓展。
五方光电
五方光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8.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12万元,同比下降3.94%。全年实现境外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7%。分产品类型看,红外截止滤光片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31.25%;公司生物识别滤光片实现销售收入8026万元,同比增长4.3%。
五方光电始终专注于光学领域,持续推进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面向元宇宙时代,围绕智能手机、智能驾驶、AR/VR、安防监控等应用场景,深耕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生物识别滤光片基石业务,并积极拓展光学冷加工、半导体光学、微纳光学等多元化业务布局。另一方面,同步布局国内和海外市场,国内外业务均实现稳中有升。
蓝特光学
蓝特光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58%。主要产品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收入都呈现增长。实现境外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30.3%。
光学棱镜业务实现收入6.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9%。主要原因为应用于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模组的微棱镜产品的终端需求进一步扩张,形成了业绩增量。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玻璃晶圆业务实现收入7259万元,同比增长38.9%,应用于AR/VR、汽车LOGO投影、半导体等领域的显示玻璃晶圆、衬底玻璃晶圆、深加工玻璃晶圆业务实现了稳健发展。
晶华光学
晶华光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下降13%;归母净利润为3619万元,同比下降43.6%;实现境外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16%。
按产品类别看,精密光电仪器实现收入5.9亿元,同比下降15.7%;精密光学部件实现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智能感知产品实现收入1.55亿元,同比下降17%。
晶华光学的业务主要包含精密光电仪器、汽车智能感知系统和精密光学部件三个板块,年内汽车智能感知系统、精密光学部件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分别为16%和22%。
晶华光学以光学设计为立足点,以工艺改善和质量管控为基础,坚持国际化与品牌化发展路径,精密光电仪器品牌知名度高,销售渠道遍布欧美亚多个地区;汽车智能感知系统技术及精密光学部件加工工艺行业领先,是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永新光学
永新光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4.4%,营收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11%。全年实现境外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3.56 亿元,同比下降13.9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39.97%,全年显微镜的产量为3017万片;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13 亿元,同比增长 22.5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57.56%,全年光学元件的产量为68803台。
永新光学在条码扫描、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等领域积累了众多各细分领域世界龙头企业客户。永新光学条码扫描核心光学元组件全球出货量第一;永新光学是最早介入并长期耕耘激光雷达光学器件的制造商之一;永新光学内窥镜核心光学元部件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已覆盖国内 70%以上重要内窥镜系统厂家,并实现复杂模组产品出货;在半导体光学领域,超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已应用于无掩膜光刻设备。
福晶科技
福晶科技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实现境外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8%。
分产品看,非线性光学晶体元器件实现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6%;激光晶体元器件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8.6%;精密光学元件实现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4%;激光器件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4%。
福晶科技以“成为全球激光及光通讯领域元器件最佳供应商”为愿景,全力巩固和拓展晶体元器件业务;持续发力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业务,确保稳固激光市场,积极拓展光通讯领域、高端光学设备及其他新兴光学市场;大力推进实施晶体、光学、器件“三驾马车”并行发展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
凤凰光学
凤凰光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同比下降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45万元,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分行业看,光学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8.67 亿元,占主营收入52.90%。控制器业务实现收入 5.22 亿元,占主营收入31.87%。锂电芯业务实现收入 2.50 亿元,占主营收入15.23%。全年实现紧外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9%。
年内凤凰光学成功研发了连续变焦、超高像素、超大靶面的多款光学镜头产品,如 f10-40mm 连续变焦、1200 万超高像素、超大靶面的 ITS 镜头、高端 3D flash 激光雷达光学组件、具有 24X(15-360mm)的大变倍比的中波红外变焦镜头等,推动显微镜产品从普教走向医疗与工业领域的拓展。年内出售 XR 业务,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发展光学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持续推进光电产品业务的融合发展。
奥普特科技
奥普特科技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下降 3.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30%,实现境外收入6161万元,同比下降10%。
奥普特科技2024年度自制镜头95111个,生产光源22.4万个,光源控制器6.29万台,视觉控制器1098台。分产品看,机器视觉核心部件实现收入7.93亿元,同比下降1.9%;机器视觉配件实现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12.6%。
在 3C 行业,公司营收达到5.85亿元,同比增长 0.74%;在锂电行业,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下降 19.72%;在半导体行业和汽车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业收入达到5081万元,同比增长44%;在汽车行业收入达到3210万元,同比增长90%。
奥普光电
奥普光电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下降3.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42万元,同比下降23%,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境内。
分产品看,光学材料实现收入1377万元,同比下降29%,占整个营业收入比重为1.85%;光电测控仪器实现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7.8%;光栅传感器实现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1.8%。
奥普光电主营业务围绕光电测控仪器、光栅传感器及碳纤维制品三大板块开展,在国防光电测控领域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年内聚焦微光成像领域,先后突破微光成像驱动、嵌入式压缩传输等技术,研制出多款微光成像产品,在夜视、水下成像等领域得到应用验证,实现国产化替代。
光电股份
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减少41%;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减少398%。营业收入逐年降低,主要是受防务产品收入减少影响。实现境外收入4786万元,同比增长32%,出口业务均为光电材料与器件产品。
分产品看,光电材料与元器件业务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29%,全年产量为8631吨。发展势头良好,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年内光电股份的红外光学玻璃产品获首届“湖北精品”认定,为头部客户定制开发的易模压手机镜头用新产品成功交付。完成全硫系枪瞄镜头、光电综合系统类红外镜头、红外车载镜头、智能集群挂载的长波红外镜头等新产品研发项目11项。光通信材料GP 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性能达到客户使用要求,该产品可实现光的单向导通,在光通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GP 材料的成功量产,推动产品谱系从成像光学玻璃领域向功能玻璃材料领域拓展。
福光股份
福光股份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5.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4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境外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定制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 113.26%,创历史新高;非定制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下降12%;光学元件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 8399.78 万元,同比增长7.95%;车载镜头、红外镜头、机器视觉镜头、光学元件等营业收入均较上年增加。红外镜头方面,无人机相关产品收入显著增加,同时顺利布局车载领域并完成送样。2024 年应用 Micro LED 技术的AR 眼镜投影光机销售量较上年翻两番,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力鼎光电
力鼎光电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2%。境外销售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6%。
分产品看,定焦镜头实现产量999万颗,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减少10%;变焦镜头实现产量158万颗,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力鼎光电的光学镜头产品主要出口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有捷普集团、群光电子、时捷集团、伟创力、SVI 等全球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或品牌商。
戈碧迦
戈碧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下降3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25万元,同比下降33%,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系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和研发费用有所上升所致。全年实现境外收入659万元,同比增长19%。
分产品看,光学玻璃实现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31%;特种功能玻璃实现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67%,受托加工实现收入2205万元,同比增长707%。
戈碧迦是国内能规模化生产光学玻璃的三大企业之一,是国内纳米微晶玻璃原材料的主要制造厂商之一,戈碧迦对标CORNING(美国康宁)、SCHOTT(德国肖特)、HOYA(日本豪雅)、OHARA(日本小原)等国际知名厂商,积极布局光电材料前沿领域,努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光学及特种功能玻璃材料服务商。
东田微
东田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较上年增长6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82万元,较上年增长271%,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实现境外收入447万元,同比增长31%。
分业务板块来看,成像类光学元器件产品实现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65.10%,主要系红外截止滤光片出货量大幅增加,再创新高。尤其是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旋涂滤光片产品年内实现了大批量出货,为成像类光学元件板块带来了较大的业绩增量。通信类光学元器件产品收入1.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1.65%,主要系主要产品 GPON 滤光片、管帽出货量均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则受益于新产品如用于高速光模块的 WDM 滤光片、激光雷达光学元器件、光隔离器等均已实现批量出货销售带来的业绩增量。
奥比中光
奥比中光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291万元,亏损金额减少2.13亿元。实现境外收入6026万元,同比增长56%。
奥比中光2024年度生产3D视觉传感器88.84万台,同比增长17%。3D视觉传感器实现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4%。
奥比中光专注于3D视觉感知核心底层技术研发,在技术横向跨度上涵盖结构光、iToF、dToF、双目、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是全球少数能够量产百万级面阵3D视觉传感器的企业之一。3D视觉传感器采用三维光学测量原理。涉及光学系统,包括局部光学系统(比如结构光3D视觉传感器中的散斑激光投影器件)、全局的三维测量光学系统(如激光雷达的共轴、离轴光学系统等),光学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测量性能。
福特科
福特科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微增0.62%,实现归母净利润5576万元,同比增长2%,实现境外收入2.3亿元,同比下降6%。
分产品看,精密光学元组件实现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6%;精密光学镜头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下降0.7%;安防工程及其他实现收入2797万元,同比下降11%。
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8%,其在车载光学领域、生物医疗、光通信、智慧城市与交通领域收入分别较2023年增加1373万元、588万元、241万元、231万元;光电仪器、机器视觉、工业激光领域收入分别较2023年减少1512万元、506万元、223万元。因下游行业需求变动, 枪机镜头、板机镜头收入分别较 2023 年增加45万元、865万元,光学镜片收入较2023年减少1043万元。从下游应用领域看,智慧城市与交通、光电仪器、传统安防、物联网领域收入减少,影像与识别、车载光学、红外热成像领域收入增加。
海泰新光
海泰新光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11%;实现境外收入3.06亿元,同比下降6.5%;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9.49%,主营业务非常突出。其中,医用内窥镜器械行业收入3.45亿元(相比上年度下降 7.04%),占主营业务收入78.34%(上年度同期占比 79.26%);光学行业收入9543万元(相比上年度下降 1.8%),占主营业务收入21.66%(上年度同期占比 20.74%)。
2024 年,海泰新光美国子公司顺利通过三方体系认证和客户二方认证,实现了对美国订单的顺利承接;泰国子公司建立了内窥镜和光源模组生产能力,实现公司绝大多数对美销售产品的生产,通过美国子公司、泰国子公司以及国内工厂的内部调节和生产协同,可以应对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4K摄像系统2024年顺利量产,在国内市场取得快速增长。
波长光电
波长光电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696万元,同比下降31.7%。营业收入增加,但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红外业务毛利下滑、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等原因。波长光电始终坚持“境内+境外”双轮驱动的全球化战略。年内境外业务收入达到1.28亿元,同比增加35%,占比30.66%,其中超过80%由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实现。
分产品看,光学元件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增加13%;光学组件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加3.6%;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等实现收入5296万元,同比增加93%。其中,受益于国内飞秒紫外远心场镜等智能制造、泛半导体领域产品表现良好以及境外销售增长,激光光学业务收入较上年度增加 4,873.07 万元;激光光学领域实现收入2.69 亿元,同比增长 22.17%。公司新拓展消费级光学市场,其中 AR/VR 领域收入约 550 万元。此外波长光电在2024年筹建微纳光学实验室,前瞻性布局代表光学系统集成和微型化发展趋势的微纳光学技术。
炬光科技
炬光科技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175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293%。实现境外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70%。
炬光科技主要收入来源于上游,即“产生光子”的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调控光子”的激光光学元器件,目前正在拓展光子行业中游的光子应用模块、模组和子系统业务及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业务。
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上游、中游业务划分,上游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26%;中游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6%。
上游用于“调控光子”的激光光学元器件实现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8.71%。主要是并购瑞士炬光带来的增量销售收入。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34%。
美迪凯光电
美迪凯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 ,实现境外收入1.69亿元,同比下降16%。
分行业看,光学光电子行业产品实现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6%;半导体声光学产品实现收入7893万元,同比增长181%。分产品看,精密光学零部件实现收入9252万元,同比下降7.7%;生物识别零部件及加工实现收入3193万元,同比增长25%;AR/MR光学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实现收入1707万元,同比增长66%。
埃科光电
埃科光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3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 3.55%。实现归母净利润1572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全年实现境外收入278万元,同比下降6.6%。
埃科光电长期致力于工业机器视觉成像核心部件,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智能光学单元三大品类。年内埃科光电在电子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其他行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9.85%、9.92%、17.50%、22.73%。其中电子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增加67.23%。
分产品看,工业相机实现收入1.83亿元,同比转账2.7%;图像采集卡实现收入4532万元,同比增长3.6%;智能光学单元实现收入186万元,同比增长426%。年内新推出智能光学单元产品线,其中智能对焦系统、线光谱共焦传感器等创新产品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高端装备的自主可控提供支撑。
博冠股份
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归母净利润475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智能光电业务实现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3%。智能光电业务包含精密光学仪器和智能业务两大板块。
精密光学观测仪器业务是博冠股份的核心基础业务,包括天文望远镜、双筒望远镜、观鸟镜、枪瞄、测距仪等产品;智能化超高清前端采集设备业务是公司依托核心光学成像技术优势,深度融合机械电子、数字图像、通信传输及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构建的战略业务板块。已形成覆盖广播级(8K 专业摄像机)、行业级(8K 安防摄像机)的完整产品矩阵,有效填补国内超高清产业链关键设备空白。
大恒科技
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下降2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2万元,同比下降164%。
大恒主导产业机器视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下降10.5%。大恒科技下属光电所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上升3.77%;下属事业部光学薄膜中心实现营业收入4448万元,同比下降17.7%。
分产品看,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光学元件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13%;机器视觉及信息技术产品实现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21%。
格纳斯光电
格纳斯光电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4万元,下滑65%。主要原因系客户回款周期变长、收到政府补助相较上年同期减少、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全年实现境外收入640万元,同比下降42%。
分产品看,透镜热压成型元件实现收入2208万元,同比增长34%;棱镜热压成型元件实现收入443万元,同比下滑6%;光学级棒料元件实现收入6128万元,同比增长7%;精密光学元件实现收入1482万元,同比增长27%;非球面预制件实现收入357万元,同比下降47%;玻璃晶圆实现收入422万元,同比增长451%。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市场等终端产品光学元件需求激增,透镜热压成型元件、棱镜热压成型元件、光学级棒料元件、精密光学元件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受益于半导体玻璃基板市场兴起,新一代先进封装技术发展迅速,玻璃晶圆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51%。
北创光电
北创光电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525万元;同比下降3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7万元,同比下降366%。
分产品看,光学检测仪器实现收入628万元,同比下降30%;光学镜头实现收入4381万元,同比下降20%;精密光学镜片实现收入1232万元,同比下降54%;镜片加工制造实现收入75万元,同比下降51%。
业绩下降主要受外部行业环境及出口政策影响,客户对精密光学镜头、光学镜头、镜片加工制造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且子公司联仪光电转至北创邵阳,导致联仪光电主要客户中山联合光电本期采购金额较上期减少约1300 万元。北创光电立足于精密光学元件产品制造,同时不断拓展光谱仪、厚度检测仪等获取经济利益。
首量科技
首量科技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32万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为1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2%。
按产品类别看,晶体业务实现收入2716万元,同比增长71%;光纤业务实现收入2850万元,同比下降18%;光学业务实现收入665万元,同比增长29%。
晶体、光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是由于新增中核、四川合能等大客户。光纤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洛阳电光、德丰电创等报告期内订单减少所致。
首量科技锚定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精准深耕石英光纤、氟化物晶体、光学镀膜加工制造等高精尖细分赛道。致力于打造行业内技术领先、品质卓越、服务一流的头部企业。
光和光学
光和光学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00万元,同比下降1.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万元,同比下降63%。
光和光学为对原料玻璃进行加工并经销加工过程中相关的原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商及经销商,年内的主要客户有:依摩泰无锡科技有限公司、Japan Display Inc、江西凤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等。
瑞森光学
瑞森光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08万元,同比增长1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万元,同比增长91%。收入、利润实现了增长。分产品看,光学元件实现收入1243万元,同比增长11%;新增光电测量仪器实现收入65.5万元,同比增长100%。
瑞森光学虽然规模较小,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大。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作为汽车行业内的滤光片供应商,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双象股份
双象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51.55%;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4.8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双象股份的核心业务光学级PMMA材料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收入15.62亿元,同比增长73.09%,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8.2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ED 照明、光学元器件、军用光学设备等领域,高端光学级PMMA产品市场份额和产能主要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所掌控,我国仍需每年大量进口。双象股份是我国首家实现规模化量产高端光学级 PMMA 材料的内资企业,现有光学级 PMMA 材料产能15.5 万吨/年、MS 产能 7.5 万吨/年。
针对生产光学级 PMMA 材料所需原材料 MMA 被少数国际国内化工巨头垄断的客观情况,双象股份在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全资设立了重庆奕翔化工有限公司建设 MMA 项目,并于 2019 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向公司稳定供应 MMA 原材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