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31日,在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分会专家委员会召开的焊接热点与前沿技术研讨会上,创鑫激光研发和产品负责人蒋峰总经理和清华大学赵海燕教授共同受邀做了《国内外手持激光焊接技术的进展及展望》的报告(文末为PDF版本报告链接),报告引发现场专家的热烈反响。报告对手持激光焊市场发展状况、设备构成、手持激光焊原理、技术发展趋势、传统及激光焊接工艺特点以及未来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小编相信这篇报告将给手持激光焊行业带来重大深远、提纲挈领的影响。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此份意义重大的重量级报告,小编从报告中提纯几大重要结论供大家参考。
1、激光器成本骤降驱动手持激光焊爆发式增长
2017年深圳铭镭激光推出全球首台手持激光焊机,这也是由中国人最先首创推出的第一款通用金属加工设备,具有里程碑意义。后续受光纤激光器大幅跳水,价格狂降至0.65-0.7万元/千瓦,直接推动全球手持激光焊市场7年暴增12倍。2024年全球手持激光焊市场销售额达64亿人民币,同年中国以71%全球市场份额碾压式领跑手持激光焊机市场,份额超北美5倍、超欧洲9倍。这不仅反应出中国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统治力,更加说明中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主导全球手持激光焊市场、技术、产品的发展。
2、激光焊接替代电弧焊接空间依然巨大
相对于手持电弧焊机等传统焊机,国内手持激光焊机渗透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2024年手持激光焊机年产量对比手持电焊机年产量的渗透率达4.41%,相比近390万台手持电弧焊机产量而言,手持激光焊则刚刚迈过17万台关口,可见替代空间还十分巨大。未来十年,可以预测,2030年全球手持激光销量将达86万,2031年将抵近或突破100万台,渗透率将达到10.55%,其中70%以上市场集中在中国;依托激光技术、产品、品质、工艺升级必然加速替代渗透步伐,推动制造业向高效、绿色、精密化方向升级。
3、1000-2000W成为手持激光焊机主流功率段
2024年全球不同功率手持激光焊机销售占比为:1000-2000W机型占据市场主流(占比63.2%),其次为2000-3000W机型(占比26.03%),>3000W高功率机型占比7.1%,而<1000W低功率机型占比仅3.63%。激光器技术进步与市场规模化生产推动设备价格下行,加速驱动市场增长。小编在此补充:从保护焊工安全角度,手持激光焊适宜2000W以下功率产品;2000W以上功率建议平台或者机械臂焊接;功率越小,不可见光的激光对焊工影响伤害越小,创鑫激光会坚定坚持小功率大熔深的技术路线。

当前全球手持激光焊机产品呈现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特点
随着纯风冷散热技术的提升与突破,纯风冷适配的功率段会提升至2kW。因此可以判断未来趋势:2000W以内,风冷将以“主机枪头轻、更便携、成本低、能耗低、冬天使用稳定、易维护”等特点逐渐替代水冷;2000W以上,与水冷对比,高效冷媒效率更高,能耗更低,成本比水冷略低,冬天易维护,高效冷媒将会取代水冷,成为2000W以上中高功率段技术和产品主流。
早期手持激光焊枪结构复杂、光路易损,为此焊枪一般都比较笨重,焊工操作不便,适用范围不及氩弧焊,严重限制了手持激光焊的普及,而如今激光焊枪也逐步向轻便化方向发展。
目前八成手持激光焊品质问题都是焊枪问题:灰尘飞溅沾污镜片回烧枪头光路、焊枪碰撞掉落产生粉尘及引发光路偏移等老大难问题阻碍了手持激光焊渗透的步伐。同时目前激光枪头无法有效进行宽焊缝、异型焊缝焊接,也进一步影响了手持激光焊接市场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焊枪技术体现了除了主机和送丝机技术外,手持激光焊接设备企业技术高低程度,也决定了手持激光焊接未来发展的速度。
桓日激光K系列产品在“疏”和“堵”两方面同时着力,希望以此解决枪头飞溅和粉尘问题。
“疏”的方面:桓日K系列采用业界唯一的“CONE光斑”技术,让激光能量分布优化、焊接时不再聚焦于单一点、确保均匀加热,因此能减少因热能集中而引发的快速蒸发与飞溅,并稳定熔池减少金属蒸汽产生,从光学设计方面解决大量焊接飞溅的产生,桓日K1M因此成功打造了全球最低飞溅半径。“堵”的方面:采取“一阻二粘三吸”飞溅防护设计严防死守隔离飞溅和粉尘:在枪头设置金属滤网,这是对烟尘颗粒物进行的第一道防线、阻止飞溅进入枪管。枪管内部增加粘胶,粘住侥幸进入的非金属粉末。最后,磁铁吸附进入枪管的金属粉末。三重防护下来,进入枪管的飞溅被一网打尽,实现保护镜与焊接飞溅的100%隔离,保持焊枪工作稳定。
桓日K系列产品开创了手持激光焊接行业“激光摇摆焊接技术”。彻底颠覆了以往激光焊接只能走直线窄焊缝的困局,攻克各种非标、异形、宽焊缝等难题,实现了真正的全场景覆盖焊接。K系列焊枪“激光摇摆焊接技术”之所以能够颠覆工艺极限,一是桓日即将推出的新K1焊枪将长度缩减为目前的激光焊枪的一半,重量降低到290g左右,解决目前激光焊枪受限于长度和重量,无法像TIG、MIG焊枪一样方便焊工摇摆问题,很好解决目前激光焊唯一存在的无法覆盖宽焊缝、异型焊缝问题...小编有理由相信:随着桓日新K1系列的推出,手持激光焊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爆发;二是K系列焊枪一方面学习吸收传统电弧焊接焊工用手移动覆盖宽焊缝、异型全场景焊缝,同时还用激光焊接独有的振镜摆动替代焊工需要长时间学习实践、很难控的手法,降低焊接工艺难度。小编也有理由相信:随着桓日K系列产品的进一步研发成熟,手持激光焊接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爆发。
1、可控激光替代难控电弧,可控振镜替代难学手法从技术上成为激光替代电弧的基础
激光焊枪相对于电弧处于游离气体放电现象,依赖电极与焊件空间距离控制、电弧质量轻、易飘忽变形,焊接工艺依赖于焊工对电弧能量的控制,依赖于焊工对电极与焊件距离的控制,同时由于电弧能量密度低,熔池易凝固,还需要额外配合焊工复杂的操作手法,对焊工焊接工艺和熟练程度要求很高;激光直接由光纤激光器稳定产生和输出、准直高亮度,能量密度高,能量传递过程稳定。结合振镜,可以实现动态的出光摆动,并控制光斑大小、形状、均匀性等,替代焊工复杂手法控制,适应不同的加工或显示需求。由此从技术原理上可得出结论:激光焊接将大范围替代电弧焊接,成为焊接领域新一代的加工工具。
2、易用+高熔深+增效+降本让手持激光焊从应用上对电弧焊具备碾压式竞争优势
手持激光焊更容易上手,焊工基本只需沿着焊缝移动焊枪,类似“画线”操作,无需复杂的熔池控制技能。手持电弧焊要求较高,焊工需要掌握焊条/焊丝送进、熔滴过渡、熔池控制等技巧,学习周期更长,尤其是TIG焊对手稳要求更高。
手持激光焊本身具备能量高、深熔焊、速度快、热影响小等特点。
相对于手持电弧焊接而言,激光束可以通过振镜摆动增加其间隙填充能力,随着桓日新K1推出,借鉴传统电焊利用焊工手动左右移动焊枪覆盖宽焊缝、异型焊缝,传统电弧焊接的最后一块应用和技术堡垒被攻破,手持激光焊接将全面替代电弧手持焊接!
综合而言手持激光焊相对于传统焊机易用性好、焊缝体积小(深熔焊)、材料相容性好、焊接速度快、保护气体消耗量少、焊丝消耗更少、焊热输入量少,变形小、综合用工成本低等众多优点
手持激光焊契合新质生产力特征,将进一步替代传统焊接方式,是智能化制造必然的升级方向。
手持激光焊正加速渗透小型加工厂、汽车维修、家电制造等核心领域,其轻量化、高精度的特性完美适配这些行业对灵活加工和高质量焊接的需求。
手持激光焊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密、灵活等优势,正在多个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呈现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趋势。据报告显示,到2031年,全球手持激光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亿,年销售台数106.8万台。

手持激光焊接设备的安全防护是行业不可逾越的红线,而在过往几年赛道高速发展中被选择遗忘。当前行业存在忽视漫反射光危害、违规操作等问题;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防护体系:
一、硬件安全控制:采用接触式安全回路,仅当焊枪接触工件时才允许出光,杜绝任何可能的误出光风险;
二、构建'个人+工程'双重防护体系: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如激光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工作场所则需配置全封闭防护室、防辐射挡板、通风除尘系统等工程防护设施。在欧洲市场,企业会投入数倍的设备成本建设高标准安全防护房,而国内市场往往忽视这方面的投入,这种差异需引起行业高度重视,以全面提升激光焊接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桓日激光产品是国内唯一获得德国安全认证的手持激光焊,满足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资质,值得国内其他厂商学习。
若不彻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个别生产厂家盲目追求高功率手持焊接将是一种对用户、对行业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将安全防护作为技术升级的前提条件。
桓日一直把保障焊工同胞安全作为全系产品研发的基本良知和道德底线!桓日的“软硬协同”安全防护体系,将安全设计从“成本项”变更为“竞争力”,并牵头制定中国第一条“手持激光焊接安全规程”团体标准,该标准将构建覆盖设备选型、人员防护、操作规范的全流程安全体系,填补行业在手持激光焊接安全标准方面的空缺。
总结:
中国手持激光焊接产品正带领中国激光产业从“中国仿造”、“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的精彩跨越!这是一个由中国企业创造的普及、通用激光设备全新叙事逻辑:
1、开创性突破:中国企业首创推出水冷手持激光焊接方案,由中国企业开创手持激光焊接新时代:2017年由中国深圳企业(深圳铭镭激光)全球首创水冷手持激光焊接设备,这一里程碑式的创新彻底改变了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范式。突破性地将传统工业级大型激光设备转化为便携式工具,中国企业首次为全球激光加工领域提供了"中国方案",开创了手持激光焊接的新时代,彰显了中国企业在HTH登陆入口网页 领域的原创能力!
2、国内外激光巨头并行推进风冷手持激光方案:由国外IPG首创风冷手持激光焊接产品Lightweld,国内创鑫激光第一时间跟进推出更领先的风冷手持激光焊接产品X1,该产品在光束质量、能量效率和操作体验等方面实现全面超越,标志着中国激光企业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生动诠释了中国制造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质变过程!
3、定义全球标准:中国企业首创和定义全球手持激光焊接产品最终形态:由国内创鑫激光首创推出全集成、摇摆焊接全覆盖的风冷K1产品。K1产品不仅学习传统焊工靠手左右移动覆盖宽焊缝、异型全场景焊缝,同时用振镜摆动替代焊工需要长时间学习、实践、很难控的手法,在保持激光焊接碾压电弧焊的深宽比、高速度、高质量标准上,极大的降低了焊接工艺难度。这一创新不仅确立了行业新标杆,更让中国掌握了该领域的产品定义权和标准话语权!
中国手持激光焊的崛起证明:当中国企业能够像华为、大疆那样,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具备全球技术引领性产品时,所谓"产能过剩"的指责将不攻自破。当前欧美的高关税本质是对创新乏力的恐慌,若更多中国企业能立足产品本质,用最低成本打造最高技术,那么昨日从瑞士日内瓦传来的"美国低头"个案将成为常态。傲慢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终将崩塌,取而代之的将是全球市场对中国智造的主动拥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必将如期而至。创鑫激光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不仅实现了从“跟随”到“领跑”的蜕变,更在全球市场树立了"中国智造"的新标杆。这不仅是产业的胜利,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用创新赢得世界尊重,用创新开创民族未来。
▼具体报告请点击查看下方链接
创鑫激光联合清华大学发布《国内外手持激光焊接技术的进展及展望》报告.pdf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