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今日要闻

陕西光子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企业数增至300多家——一束光带动一条链

hth官方来源:群众新闻2025-08-04我要评论(0)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洁净车间一角(5月13日摄,资料照片)。 群众新闻记者 田若楠摄1秒30万公里,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追上光的速度!”这是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洁净车间一角(5月13日摄,资料照片)。 群众新闻记者 田若楠摄

1秒30万公里,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追上光的速度!”这是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下的目标。

与光赛跑,如何胜出?

“只要足够快,我们不仅能追上光,还能捕捉到光的运行轨迹,看到一个新的世界。”8月1日,公司联合创始人金鹏程说,去年公司入驻西安光子制造园二期,开始规模化生产。

成立于2016年的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光电探测技术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其通过底层技术重构,自主研发的逐光系列科学级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成为科研领域探测光的关键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70%。

“科研设备性能优越,但成本高昂。如何将其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我们一直在探索。”金鹏程说,这需要不断做“减法”。

2018年,公司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依托陕西的科教、人才、产业优势,加速推进产品商业化进程。

“把不需要的功能一一删减掉,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探索。”金鹏程说,2023年,公司成功将设备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压缩至原产品的十分之一,并在消防、交通、工业检查等领域拓展出新的应用场景,产品具备量产的可能性。

然而,把生产线建在哪里,让金鹏程和团队犹豫不决。在考察了多座城市后,他们最终选择把生产线建在西安。

“选择陕西,更多考虑的是这里的创新生态。”金鹏程说,近几年,陕西高度重视光子产业发展,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上下游配套、人才储备等,都为公司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用广泛的光子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陕西在国内率先发布“追光计划”,不断完善光子产业发展生态,招引30多家省外重点企业落户,对全国的示范作用日渐明显。

“在实验室,我们完成了从‘0’到‘1’;在西安,实现了从‘1’到‘100’。”金鹏程说,落户陕西,更加坚定了公司扩大投资的信心。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持续攀升,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亿元。

在“硬举措”和“软环境”的协同助力下,一粒粒“金种子”在陕开花、结果。4年来,陕西光子产业产值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递增,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技术壁垒高是光子企业的共同特征。一项项关键技术突破的背后,往往是高昂的研发投入、较大的研发风险和较长的研发周期。

“在初创期,企业可能只有几片芯片的研发需求,代工厂不愿接单。即使接了,等待的时间也特别长,有可能导致技术被淘汰,对企业发展很不利。”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牛献龙说。

为帮助初创企业成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牵头成立西科控股、中科创星,并与省科技厅、西安高新区等联合成立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旨在通过提供“稀缺平台资源+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架起成果转化的桥梁。

“光子企业的产品各不相同,但在研发、测试和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些相同的设备和共性技术。”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说,2023年,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建成6英寸化合物平台,为超百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目前,8英寸硅光平台正在紧张调试中,计划年内投入使用。

如今,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拥有200多台(套)先进的光电芯片关键设备、170多人的完整工艺技术团队,具备砷化镓光电芯片材料的光刻、刻蚀、薄膜制备等关键工艺能力,集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方位技术服务于一体,培育和聚集了一批光子企业。

2017年,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入驻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利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提供的电子束蒸镀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公司很快上线4英寸半极性氮化镓材料,并实现量产,成为全球首家量产工业级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的企业。

“在指甲盖大小的空间里集成上百万个微型发光二极管,难度极大。”牛献龙说,依托核心技术,公司向下游延伸拓展,研发的量子点红光芯片在终端显示效果上具有视角大、色域广的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扎根陕西8年,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量子点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可应用于XR虚拟影棚、直播背景屏、AR眼镜等。今年,公司订单量暴涨,正在紧张扩产中。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为我们提供设备、资金、厂房。”牛献龙说,公司将加强与本地企业的沟通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搭建共性技术平台、设立曲率引擎硬科技企业社区,为企业量身定制厂房,对接金融资源,成立基金群……如今,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陕西已初步构建起光子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努力打造“雨林生态”。

随着优势不断“嫁接”至光子产业,陕西聚集了一批全球光子技术领域领军人才,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实施了一批产业化项目,光子企业数量增至300多家,“筑巢引凤”作用凸显。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以人工智能、光子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将推动人类社会变革,进入智能时代。”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光子产业链多数重点企业订单量实现大幅增长,将推动陕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新高地。(群众新闻记者 苏怡 田若楠)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