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中国光谷”迎来激光产业的“高光时刻”。
短短三个月内,逸飞激光、长进光子、光至科技、长盈通、锐科激光五大行业领军企业接连完成关键建设节点——逸飞激光锂电智造装备总部基地封顶、长进光子15亿特种光纤项目落成、光至科技全球总部奠基、长盈通新材料产业园一期竣工、锐科激光11万平米产研航母启航…… 随着这批项目投产,作为中国激光技术策源地——武汉中国光谷将新增超24万平米产业空间,大幅提升在新能源装备、高端材料、核心器件的全球话语权,为打造"世界光谷"注入硬核动能。 逸飞激光 5亿打造新能源装备“超级工厂” 7月29日,逸飞激光锂电激光智造装备总部基地项目在武汉光谷封顶,总投资5亿元,涵盖运营管理总部、锂电激光智造装备三期基地及精密激光焊接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以数智化运营为核心,搭建全球化管理体系,打造零碳智慧示范工厂,全面提升智能装备的制造交付能力。 逸飞激光有关负责人在封顶仪式上透露,基地将深度落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构建的“研发创新-工程验证-分析测试”一体化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新能源电池等下游产业迭代升级。 业内分析,逸飞激光作为国内锂电激光装备领军企业,其总部基地的落地将强化光谷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优势地位,为"双碳"目标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长进光子 特种光纤的“光谷力量” 7月12日,长进光子高性能特种光纤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在东湖综保区封顶,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历时8个月完成主体建设。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掺稀土光纤、激光用无源光纤等核心技术的企业,长进光子此次扩产将推动特种光纤国产化率从60%提升至85%以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0公里特种光纤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医疗激光、航空航天等领域。 据介绍,该项目完善了光谷在激光产业链中上游的材料布局,与锐科激光、华工科技等企业形成协同效应,助力光谷建成全球激光产业"材料-器件-装备"完整生态。 光至科技 全球总部基地的“光谷新引擎” 6月10日,光至科技全球总部及先进光源研发生产基地在东湖综保区奠基,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整合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两大核心领域资源。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光至科技自2018年落户光谷以来,在光谷产投等支持下,年均增速超50%,产品已进入欧洲、东南亚市场。 该公司董事长黄志华在奠基仪式上宣布,项目将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突破超快激光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等“卡脖子”技术。他表示,依托光谷的科技、人才与区位优势,光至科技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的激光器供应商。 分析认为,光至科技全球总部基地的启动建设,不仅是光谷打造世界级激光产业集群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一步。该项目的推进将加速光谷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长盈通 构建光电材料“生态圈” 2025年5月22日,长盈通新型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封顶。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涵盖光纤涂覆树脂、热控材料及组件等研发生产线。作为国内特种光纤企业的代表,长盈通依托其“环-纤-胶-模块-设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巩固在光电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项目建成后,将助力长盈通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长盈通新型材料产业园的建设也将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 业内认为,长盈通的纵向整合战略,不仅巩固了其在光电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通过与锐科激光、长飞光纤等企业的横向合作,完善了光谷激光产业链上游的材料供应体系,为下游装备制造提供了更稳定的支撑。 锐科激光 产研航母的“新布局” 2025年4月10日,锐科激光光纤激光器产研提升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特种光源及试验检测中心、中试和售后服务中心、科研保障中心及相关配套道路、广场及绿化等。 锐科激光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具备垂直整合能力,是全球领先的光纤激光器供应商。产业布局上,锐科激光形成武汉、黄石等9大产业园及研发制造基地。 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锐科激光在武汉片区的空间布局,形成“一个本部,两个园区”的格局,重点解决特种光源产品发展瓶颈、提升公司新产品中试及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丰富试验检测手段等实际问题。项目的推进将积极推动上下游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助力激光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光谷模式”炼成记 全链条协同锻造世界级集群 这五大项目的建设突破,是武汉光谷激光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力,也折射出武汉东湖高新区独创的产业培育范式。 事实上,作为中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光谷已聚集200多家激光企业,形成从上游材料、中游器件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被誉为“国内最大的激光配件超市”。 武汉光谷这种“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研协同、生态完善”的发展模式,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上游材料企业为中游提供“弹药”,中游激光器与下游装备企业联合开发解决方案,高校院所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基金加速成果转化。 如今,光谷激光产业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随着这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全链条协同效应将全面释放,推动“中国光谷”加速向“世界光谷”跃迁,真正成为全球激光与智能制造的创新高地与产业枢纽。
来源:hth官方 编辑:十一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