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9日,第八届光学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秉持创新赋能的理念,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山东大学刘兆军教授、北京大学王剑威教授和上海曦智科技有限公司沈亦晨博士4位光学界青年科学家,围绕量子计算机工程、光参量振荡器、光量子芯片物理与技术和集成光子技术等主题进行前沿分享,拓展了参会代表的学术视野,充分激发其创新思考活力。同时,聚焦学界关注,通过设置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光场调控、微纳光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等11个专题,以及光电智能可穿戴特色专题,为不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让更多创新成果得以广泛传播。
以奖项培育青年人才,是本次年会的另一大创新点。大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的青年系列奖项——青云奖和青衿奖颁奖典礼成为全场焦点。青云奖是2025年全新设立的奖项,助力光学领域的青年才俊,成就学术梦想。经过层层评审,最终10位候选人荣膺桂冠。而与青云奖相得益彰的青衿奖,历经3年沉淀,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本届共吸引百余名学子报名,最终10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硕士研究生脱颖而出;评选线上答辩直播环节吸引了1.3万名光学学者与爱好者在线观看,热度再创新高。颁奖典礼上,更出现了聚光灯下师徒同台领奖的动人场面。青云奖和青衿奖紧密衔接,共同构建起从青年学子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通道,这体现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积极作为,彰显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赋能人才培养的强大能力。
此外,张贴报告和快闪报告也是青年学子展示自我的专属“舞台”。这里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机会畅抒己见、结识同行,许多同学在这里完成了自己学术生涯的演讲首秀。经专家评审,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6名学生报告人获得优秀快闪报告奖。来自南京大学等高校的8篇张贴报告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张贴报告奖;3位同学在大众投票环节胜出,获得人气张贴报告奖。
本次大会同期活动同样尽显开放。会议期间,中国激光杂志社第三届青年编委会打破了传统“围桌坐谈”的形式,以一场轻松愉快的BBQ开启畅聊新模式;山东大学为与会学者敞开了实验室和博物馆的大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国光学跑团在海边留下了奔跑足迹,志趣相投的光学人在海风中并肩奔跑,生动诠释了“学术无边界,运动亦科研”的开放理念。
有深度、更有温度,有研究、更有产业。本次大会展商数量创新高,近50家公司集中展示了各家的“拳头”产品,与参会代表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氛围热烈;琳琅满目的光电新型产品纷纷亮相,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果随处可见。
八方青年共聚,星光交汇成河。青岛这片汇聚了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的热土,见证光的加速发展,也承载着青年人才创新的无限可能。第八届光学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虽已落下帷幕,但它所点燃的创新火种、播下的友谊种子,已深深植根于每位光学青年的心中。而中国激光杂志社也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继续探索刊会融合的创新模式,期待与大家来年再会,共同见证光学青年书写的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