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华体会联盟hth

出口管制?我国激光技术出口在变局中寻找机遇

hth官方 来源:老One2025-10-16 我要评论(0 )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6号公布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其中,实施出口管制的物项包括用于稀土磁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设备。...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6号公布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实施出口管制的物项包括用于稀土磁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设备。此决定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但笔者分析,用于稀土磁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设备的出口管制对我国激光技术出口大局影响甚微。

目前,全球激光市场正处于“需求升级、技术迭代、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仍在干扰全球供应链;另一方面,绿色转型、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趋势催生新的需求,为中国激光技术出口创造了结构性机遇。

从需求端看,全球制造业复苏与绿色转型形成双重拉动。欧美地区制造业回流政策虽带来短期供应链调整,但也催生了设备更新需求: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推动半导体工厂建设,需要大量激光光刻设备;欧盟“绿色新政”加速光伏、风电投资,带动激光加工设备需求。新兴市场则呈现“补课式增长”:东南亚在电子制造、汽车组装等领域的产能扩张,需要中高端激光加工设备;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网络升级,为激光测距雷达、光通信模块提供了广阔市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14.4%和13.8%,而激光相关产品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增速更高,反映出新兴市场对激光技术的旺盛需求。

从技术端看,全球激光技术正经历“代际跃迁”,中国在中高端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当前,激光技术向“超快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超快激光在半导体、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快速拓展,智能激光设备通过物联网实现远程运维,而我国在这些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以激光器为例,我国出口的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功率已突破10万瓦,接近全球领先水平,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同等功率的国产激光器价格仅为欧美产品的60%-70%,在新兴市场和成本敏感型行业中极具竞争力。

从竞争格局看,全球激光市场呈现“区域化、多元化”特征,中国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过去,全球激光设备市场由德国通快、美国相干等企业主导,但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快速崛起:在中低功率激光加工设备领域,中国企业已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高功率领域,市场份额从5年前的不足10%提升至当前的25%。这种竞争力提升体现在出口数据中:2025年1-6月,我国激光焊接机器及装置(8515)出口额127亿元,超过德国同类产品出口规模,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的份额已达40%以上。

从风险端看,全球供应链调整与技术壁垒仍需警惕,但影响正在可控化。部分国家对高端激光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试图限制中国在半导体激光、高端光刻等领域的发展。但中国通过“技术自主+市场替代”有效应对:在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国产激光划片设备已实现替代;在医疗激光领域,国产激光美容设备凭借高性价比打入拉美、中东市场。更重要的是,我国外贸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对美激光产品出口虽受关税影响,但对东盟、非洲的出口增长填补了缺口,上半年激光相关产品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已达58%,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形成“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市场格局。

这一增长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更蕴含着结构升级的深层逻辑——

从增长动能看,激光技术出口已形成“内生驱动”机制。不再依赖单一市场或政策刺激,而是依靠技术突破(如光通信激光模块、超快激光器)、产业链完整(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场景丰富(从汽车到光伏)形成的综合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可持续性:上半年激光相关产品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达35%,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说明我国激光企业已从“代工出口”转向“品牌出海”。

从市场空间看,全球激光需求的结构性增长为我国激光行业提供广阔舞台。绿色能源转型将持续拉动光伏、锂电池领域的激光设备需求;智能制造升级将扩大激光在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床中的应用;数字经济发展将推动光通信激光模块、激光传感设备的需求增长。这些需求不仅规模庞大,且具有长期性——据行业预测,全球激光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1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3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1%,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国,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从发展韧性看,我国激光行业已具备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通过市场多元化(新兴市场占比提升)、技术自主化(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70%)、应用场景本土化(适配不同地区产业需求),有效对冲了单边主义带来的冲击。上半年,在全球激光市场增速约6%的背景下,我国激光相关产品出口增速达12%-15%,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逆势增长”正是行业韧性的最佳证明。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中国激光行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在全球经贸格局重构的进程中,中国激光行业的逐步向好,既是技术创新的胜利,也是开放合作的必然——这一趋势,将在未来更长时期内持续显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