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俗称“轮圈”,是连接轮胎和车轴、承载整车重量、传递动力与制动力的关键安全部件。它不仅是车辆外观的“门面”,更是关乎行车安全、操控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安全件。
在该客户的汽车轮毂焊接项目中,要求实现对汽车轮毂进行四周满焊,即轮辋(外圈)与轮辐(中心盘状结构)这两个部分通过一条360°的环形焊缝焊接在一起。这条焊缝的质量,即是轮毂安全性的生命线,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轮毂制造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
轮毂在行驶中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冲击、弯曲、扭转),在车辆整个生命周期中,这条焊缝需要承受数亿次的应力循环而不能出现疲劳裂纹。因此焊缝的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必须与母材匹配,甚至要求更高。
随着汽车工业向着极致轻量化与超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传统低强度轮毂材料被1000MPa级以上的超高强度钢及冷轧/热轧异种钢组合所取代,以实现“更薄、更轻、更强”的目标。面对这些先进材料,在采用传统焊接工艺(如MIG/MAG)时,面临着难以逾越的“不可能三角”:
需要大熔深以保证连接强度
由于轮毂材料为钢制厚板,在焊接过程中,为了实现完全焊透,确保结构强度,焊接必须达到足够的熔深,且全程保持均匀一致的熔深、熔宽和余高,不能有任何一段出现未焊透、烧穿、咬边等缺陷。
必须降低热输入以防止热损伤
传统焊接(如MIG)的高热输入特性,在实现熔深的同时,必然对母材造成“热损伤”,出现裂纹、组织硬化(脆化),以及最致命的接头热影响区软化等问题,从而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强度、韧性达不到要求,且降低成品轮毂寿命。
要求变形极小以保证轮毂的动平衡与尺寸精度
轮毂结构复杂,多为空间曲线,采用传统焊接工艺,焊接热输入量大且不均,极易导致工件产生翘曲、扭曲等变形,严重影响后续加工精度和动平衡性能。
此外,采用传统焊接方法(如MIG),往往需要多道焊接,生产效率低,且对工人操作技能依赖度高,难以保证大批量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因此,面对高端轮毂制造场景,亟需更为先进的焊接工艺。
针对客户轮毂四周满焊的应用需求,宝辰鑫技术团队深入现场,经过多轮调研与测试,为客户提供了从方案设计、设备集成到工艺验证的一站式厚板焊接解决方案。
方案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通过激光精准深熔+电弧高效填充,实现了“大熔深”与“低热输入”的完美解耦,在为焊缝提供坚实的根部强度的基础上,改善焊缝成型,提升工艺效率,一举打破了传统焊接的“不可能三角”,可完美应对超高强度钢(>1000MPa)、异种钢结合(如冷轧+热轧)的焊接需求,成为高端轮毂制造方案的理想选择。
在该方案中,宝辰鑫针对客户的具体项目需求,一站式搭载了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定制复合枪头组件,并搭配控制系统、视觉系统等。方案具有高精度、高稳定、自动化等特点,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汽车轮毂焊接应用,还显著提升了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
方案搭载自研20kW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高功率的连续光纤激光器提供强大的深熔能力,确保焊缝根部完全焊透。
复合焊接系统经过工艺调优,高度匹配的激光及弧焊焊接头,及配套组件,进一步确保焊接稳定质优,实现对轮毂的高质量焊接。
高度集成的智能控制系统,将激光焊焊接参数、弧焊焊接参数、焊接时序、外部控制IO,及其他外部设备等参数设置,通过控制系统进行一体化控制,并提供丰富的焊接参数工艺库。用户可根据焊接场景灵活选择参数,一键调用,智能焊接,极大提高焊接可控性及操作便捷性。
视觉系统确保精确、一致的360°四周满焊效果。在焊接作业时,无需手动定位,即可快速定位焊缝并生成焊接路径的参考轨迹,从而有效提高焊接准确性与一致性,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焊接效率,并适应复杂焊接环境。
宝辰鑫厚板焊接解决方案在客户现场投入应用以来,凭借稳定的焊接质量、较高的焊接效率、简便的操作流程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良好表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该方案被评价为一套适用性强、综合性能出色的轮毂焊接系统。
从客户现场轮毂焊接的效果来看,焊缝成型平整,纤细美观,无裂纹、软化、变形等缺陷;焊接速度实现较传统的焊接工艺的4倍提升;焊接熔深较采用传统弧焊工艺焊接实现从3-4mm到8mm以上的提升。
宝辰鑫厚板焊接解决方案在汽车轮毂焊接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是宝辰鑫持续以先进激光技术赋能行业细分领域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布局的前瞻性与应用实践中的扎实能力。
除汽车轮毂焊接外,该解决方案也广泛适用于大型风机设备、船舶制造、大型管道系统等厚板焊接场景,助力多个行业实现焊接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